九游体育(NineGame Sports)官方网站-九游官方授权

莱西首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-九游体育官网

九游体育官网

全国加盟咨询热线:

400-896-4589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公司新闻

莱西首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

文章作者:小编 浏览次数:发表时间:2025-05-24 14:31:14

  5月23日,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,莱西市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。

  “全国文明城市”是社会普遍公认的综合性强、含金量高、公信力大的城市荣誉称号,也是一个城市极具竞争力的城市品牌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每个城市而言,都是一场“大考”,莱西也不例外。

  依托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,指导11个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179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培育出一批有社会影响力的公益组织和团队,常年扎根基层、服务群众;坚持“面子”“里子”并重,于小处着手突破,以“绣花功夫”精雕细琢市容市貌;通过常年挖掘选树,让“榜样”成为浸润于市井烟火中的鲜活力量为了在这场“大考”中赢得好成绩,莱西市久久为功,努力把创建工作转化为幸福指数,让文明公约升华为价值共识。

  “刘叔,给您带了点菜,咱晌午包饺子吧!”莱西市河头店镇龙泉湖新村,一大早,村民刘云祝便带着幸福邻里志愿服务队队员叩开村民刘振达的家门。

  系上围裙,拿起扫帚,刘云祝和队员们忙活起来“这哪是服务队,分明是自家孩子嘛。快坐下喝杯水。”约一个小时工夫,杂乱的屋子被收拾得整洁有序,刘振达连声道谢。

  刘振达今年75岁,儿子常年在外工作,平时独自生活。逢年过节,村里的幸福邻里志愿服务队都会上门为独居老人提供服务,打扫清洁房间,陪他唠唠家常。

  这只是莱西市织就文明温情网的缩影。近年来,莱西市依托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,指导11个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179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培育出莱西市文明实践促进会、莱西市社工和志愿者联合会、小雨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一批有社会影响力的公益组织和团队,常年扎根基层、服务群众。

  “我们通过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,动员全市志愿者常年开展文明出行、文明巡访、文明餐桌、移风易俗、五为志愿服务、新时代集体婚礼等文明实践活动,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。”莱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赵乘龙介绍,“红马甲”文明实践志愿者们活跃在莱西的每一个角落,从社区清洁到助老助残,从文明宣传到健康义诊,志愿者们用汗水让“出入相友,守望相助”的古训化作街头巷尾的日常。

  城市的核心是人,文明城市是人民的城市,人民永远是文明城市创建的主角,如何把群众发动起来,让群众参与进来,是做好创建工作的关键。为此,莱西市开办《民情速递》《行风在线》等媒体监督栏目,开通“文明莱西啄木鸟”微信公众号,吸引市民争当“文明啄木鸟”来“找茬”“挑刺”。

  “老旧小区道路修补纳入改造台账。”“必须加大垃圾清运频次,让小区环境更整洁。”在莱西市《行风在线》栏目聚光灯下,市民的“麻辣提问”与干部的“热辣应答”碰撞出基层治理的新火花。“市民点单-媒体传单-部门接单-群众验单”的闭环机制,让群众成为文明创建的参与者、监督者和受益者,极大激发了市民的参与热情,有效提升城市治理的效率和效果。

  莱西市的实践揭示:创建全国文明城市,既要有“春潮带雨晚来急”的攻坚之势,更需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持久之功。当城市的服务窗口都绽放微笑,当礼让斑马线成为“肌肉记忆”,当“光盘行动”化作餐桌自觉,文明城市便从标语走进生活。

  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。市容市貌,是城市最直观的名片,与市民的幸福感息息相关。近年来,莱西市坚持“面子”“里子”并重,于小处着手突破,以“绣花功夫”精雕细琢市容市貌。

  在水集街道黄海路社区,停车难曾一直被居民诟病。“小区周边就是商业街,车流较多,挤占了本就紧张的小区停车位,为了抢车位真是煞费苦心。”家住建筑公司家属楼的张启朋说,如今单元门前乱停车现象少了,下班回来车也有地方停了。

  变化从何而来?面对居民的迫切诉求,莱西市全力破解停车难题:全市共施划3万多个停车位,55个机关事业单位、3160个停车位错时开放,共享单车实现规范投放与全程管理,市民出行更加便捷有序。

  在有效缓解全市交通压力和停车难的同时,莱西市同步聚焦市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,大力开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工作。

  老旧小区改造,与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,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。改造初期,莱西市通过广泛动员,向小区居民征集了1000余份调查问卷,了解意见建议。居民们积极响应,提出了对增设休闲设施、改善停车环境、提升绿化景观等方面的期盼和建议,精准绘制出“一小区一特色”改造蓝图。

  “以前长岛路市场都是摆摊的,上下班时间,过往的车多人多,经常堵得让人心烦。”市民孙守成站在路边掰着手指,一件一件向记者说着小区的变化,“现在摆摊的没有了,道路变宽了,拥堵减少了,整个小区面貌也大变样。”

  孙守成所说的长岛路市场,在改造之前有近400个摊位,且市场紧邻学校路段,人流量巨大,交通拥堵。如今,这个市场已被重新规划,商贩们统一搬到绿皮屋内,整个市场变得整洁有序,不仅解决了交通拥堵问题,市民购物体验也得到提升。

  “近年来,我们着眼优化群众生活环境,累计改造218个老旧小区,建设口袋公园35个、公厕33处,设置垃圾分类厢房、收集亭180个,投放垃圾桶2万个,让群众在家门口便能体验到幸福感。”莱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李绍强介绍。

  莱西市还着眼群众关心关切的“关键小事”发力:累计改造更新城市道路88条,修复破损路面18.5万平方米,更新城乡公交场站、候车亭340个,整治缆线公里,改造升级未成年人综合场馆6个,建设居民电动车充电位170处,全市86个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实现物业集中管理

  从“停车难”破题到“全域美”作答,莱西推动硬件升级,始终坚持把文明创建的“大道理”落到群众“小利益”上。如今,老旧小区已变身“幸福样板”,口袋公园不断“串珠成链”,这座城市的文明创建正成为重塑城市的系统性民生工程。

  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”。实践证明,一个人能带动一群人,一群人影响着一座城,有了积极的带头人,就会激励更多人追随和效仿。

  在水集街道永兴街社区,无论冬夏,人们总能在一条条“文化胡同”里看到紧贴当下时事的各种彩绘。“文化胡同”,最初出自退休教师昌德松之手。

  2008年盛夏,昌德松发现周围群众知道奥运会,却对相关知识了解不多。家门口的胡同,不就是现成的“宣传栏”吗?挨家挨户征得同意后,昌德松自掏腰包买来石灰和涂料,把120米长的胡同粉刷一新,奥运知识、精彩比赛瞬间“上墙”,引来众多参观者。

  永兴街社区党支部书记姜蕾说:“昌老师今年93岁了,在他的影响下,不仅全家成为志愿者,社区居民也纷纷加入公益队伍。”

  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,从党史学习教育到党的二十大近年来,在当地政府帮助下,“文化胡同”不断升级,同步打造了“红色文化胡同”“传统教育文化胡同”等10条主题胡同,发展为当地文明实践教育基地。

  凡人微光,汇聚成炬。莱西市依托“文化胡同”等各类教育基地,深入挖掘身边榜样力量,以点带面,深化全民道德实践。每年定期开展邻居节“好邻居”“文明和谐家庭”等选树活动,700多名“社区优秀志愿者”和“社区优秀网格员”活跃在城市各处,凝聚起崇善向贤的人心。

  经过常年挖掘选树,“榜样”正成为浸润于市井烟火中的鲜活力量。“我们常态开展我推荐、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,重点打造了寻找身边的感动宣传品牌,注重从普通市民群众身边挖掘好人事迹。”莱西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包顺善介绍,莱西市已有8人荣登“中国好人榜”、33人被评为“山东好人”、14人被评为“感动青岛”道德模范累计选树各类好人典型1100余人。

  向着美好生活进发。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份荣誉,更是一份追求。从一面墙的觉醒到一座城的蝶变,莱西市用实践诠释着“人民城市”的深层逻辑:文明创建不是塑造完人,而是唤醒每个人心中的文明善念。真正的文明城市,永远生长在百姓眼中有光、脚下生风的精气神里。九游体育官方平台

回顶部